中国人寿与中船集团、建设银行签署债转股投资协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迈出新步伐时间:2017-12-14

  12月13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银行”)在京签署《中船集团降杠杆暨市场化债转股投资协议》,合力推进市场化债转股业务。本次协议的签署是中国人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部署、重点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决策的重要举措,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典型案例,对于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兼国寿投资公司董事长王思东,国寿投资公司总裁张凤鸣、副总裁刘晖;中船集团董事长董强、总经理吴强、副总经理孙云飞;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副行长余静波等领导出席活动。中国人寿集团资源整合部、战略规划部、投资管理部,寿险公司投资管理部和国寿投资公司创新产品投资事业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

  国寿投资公司总裁张凤鸣、中船集团财务金融部主任曾祥新、建信金融董事长谷裕分别代表三方签署了投资业务合作协议。

  本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人寿在债转股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体现了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和决心,引领了保险资金新的投资模式和方向。国寿投资公司作为受托人代表中国人寿集团与中船集团旗下中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三方共同出资设立了“中船降本增效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船基金”)。基金首期规模75亿元,中国人寿认缴出资30亿元,存续期限为5年,主要投资方向为收购海洋工程平台资产及相关资产,并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投资布局高端海洋装备制造领域。

  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中船集团董事长董强、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分别代表三方现场致辞。

  杨明生董事长回顾了中国人寿与中船集团、建设银行的合作历史,感谢中船集团和建设银行一直以来对中国人寿事业的大力支持,并表示:中国人寿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保险投资的基本策略,把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保险投资的主要领域。此次携手中船集团、建设银行设立中船基金意义重大。基金本身就是盘活央企存量资产,调整企业负债结构,降低杠杆比例的一次有益尝试,是金融业支持供给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标志性投资项目。本基金是和建设银行的联合投资项目,银行系专业债转股平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与市场资金共同投资,是银保协同在市场化债转股领域一次成功探索。在基金设立的过程中,三家机构联合组成的项目团队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创新的精神,良好的沟通机制,携手共进,互惠共赢,最终促成了本项目的成功落地。

  杨董事长同时指出,中船基金在中国人寿、建设银行、中船集团三家机构的合作中,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传承良好合作基础的同时,开启后续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未来,除了投资端的合作,三家机构在寿险、财险、养老险、企业年金、银行业务、资产管理等领域也将展开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实现三方机构互利共赢。

  中船集团董事长董强表示:中船集团与中国人寿在寿险、财产险等方面有着长期的合作历史。在中国人寿和建设银行的鼎力支持下,中船基金首期75亿元资金即将投放。该项目势必成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三去一降一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下一步,中船集团将继续携手中国人寿与建设银行,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为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安全、建设海洋强国不断做出积极贡献。

  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是推动市场化债转股业务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轮市场化债转股中,中国人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始终走在市场前列,此次中船集团首次落地的75亿元资金中,就有30亿来自中国人寿,建设银行期待与中国人寿进一步精诚合作,合力开拓市场。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特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造船集团,海军装备建设的中坚和船舶工业的旗舰,连续2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国有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中坚力量,是积极践行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主力军和先行者。

  负责本项目投资的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人寿集团旗下的专业另类投资平台,投资业务涵盖医疗健康、养老养生、不动产、基础设施、股权等多个领域。下一步,国寿投资公司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与大型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深度合作,积极推广中船降本增效私募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中长期资金支持,为实体企业和地方政府去杠杆、降成本、优化结构做出积极贡献。